我勒个去

我勒个去

网络流行语知识问答分享

手机访问 我勒个去

位置:首页 > 杂谈 > 正文

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是什么意思

2024-09-06 13:56

在一些清宫剧中,比如《甄嬛传》经常会看到皇帝大发雷霆,下令把某个罪臣被发放至宁古塔,给披甲人为奴,很多人宁死都不愿意去,所以宁古塔是个什么邪恶宝塔?披甲人又是什么人呢?

其实宁古塔是满语六个的意思,相传有六个兄弟在此各占一方,由此得名。实际上它不是一个塔,而是一个城,就是黑龙江省宁安县,现被牡丹江市代管,离着雪乡很近,除了宁古塔,铁岭市和开原市也是清朝的流放地。这些地方在清朝特别符合流放地的条件,它们大约距北京4000里,犯人得带着五六十斤的枷锁和脚铐,步行走过去得走四五个月才能到。有很多人在半路上就丧生了,等到了宁古塔也基本都活不久。因为此地环境恶劣,每年8月份就开始下雪了,一年中大多时候都是极度苦寒的状态,零下三四十度是正常情况,那些养尊处优久了的罪臣根本受不了,就算活下来也要一年无休的做苦力,而且缺衣少食,想逃跑都不行。周围都是森林沼泽,野兽,要么迷路,要么被野兽吃了,要么冻死在半路。从而哪些披甲人一般都不会去捉哪些逃跑的罪臣,任由他们自生自灭。

那披甲人是什么人?顾名思义就是穿铠甲的人,也就是士兵、军人的意思。因为宁古塔是大清龙兴之地,也是控制黑龙江的战略重地,所以当地有大量的驻军。他们在战争时上阵杀敌,和平年代就解甲归田,捕猎为生,给披甲人为奴,就是让那些罪犯去服侍这些边防驻军,算是给边疆军人的一种福利。

而这些披甲人并不是单指某个民族,而是由最初被满清征服的宁古塔当地的土著人,也就是建州女真的一部分,以及一些鄂伦春、鄂温克、达斡尔等少数民族,也包括一些汉人和这个朝鲜人组成的,他们被编入了八旗后,成为了士兵,待满清夺取天下,他们继续留守在宁古塔,替满清镇守边关,世袭罔替。

为满清效力,清廷自然也不能亏待他们,所以他们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,像在乾隆时期,一个披甲人,一年能得22两白银,十五担粮食。另外,他们所管辖的土地,所生产出的粮食也全都归他们所有,而且还不用上税。

除此之外,清廷给他们的另外一项福利,就是奴隶,也就是所谓的与披甲人为奴。清廷特地把一些人发配到宁古塔。一方面是为了惩治罪臣,另一方面就是给披甲人当奴隶,以表示朝廷对他们的重视。

不过成为披甲人的奴隶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因为他们大多性情野蛮,甚至残暴,这里奴隶经常没日没夜的干活,稍不如意就会被披甲人伤害,而落到披甲人手中的女人,更是会受到惨无人道的对待。

按照传统思想,女人的贞操非常重要,如果女人被披甲人所侮辱,不仅被唾弃,在死后也不能被葬祖坟。如果自己的妻子女儿遭到如此对待,宁愿再去之前自尽,因此很多罪臣的女眷会选择在临行前自尽。

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死在宁古塔,也有少数人凭借顽强的意志活下来,在宁古塔一直生活,基本活下来的都是一些有远大抱负的文人墨客。对于宁古塔来说,这些人的存在能够传播一些文化。从顺治年间开始,宁古塔成为了清朝流放人员的接收地,著名诗人吴兆骞因为科场案被流放到宁古塔以后,在宁古塔生活了23年,他也经历过苦难生活,但是他不甘就这样,在宁古塔办理了教学机构,专门教当地的满族人语文,促进了当地的汉语言文化。

后来他还写了一本《秋笳集》诗集中专门描述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,吴兆骞也因此成为了大诗人。这些文人墨客的到来,传播了中原的文化,当地的野蛮文化也逐渐被汉化,一些原始的生活方式被改善,双方的融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。事实上只是个别的地方陋习还没有改变,导致犯人受到极大的折磨。宁古塔地区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,大部分流放到这里的犯人还是有活下去的机会。可怕的并不是宁古塔这个地方,而是从京城到宁古塔的路途存在很多未知的险境。所以宁古塔成为清朝人民心中的不祥之地,一旦被流放这里,家庭、荣誉、财富都没了。这三个字不仅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噩梦,更是成为了清朝女囚犯的噩梦。

更新于:2个月前

文章评论

评论问答